?曾经我戴上金箍咒,是为了斩妖除魔,普渡众生,西天取经。

 

而今我带上了紧箍咒,是为了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近日在教育界最火的,除了‘量子速度法’就是智能头环了。

 

 

 
 

据新闻报道,浙江某小学的小学生上课戴着引进使用的注意力监测【智能头环”,戴上头环后,传感器便会通过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并打分。由此,又在科学界、教育界以及微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老师:终于不用偷摸地趴在教室后窗了。

家长:知道自己戴着头环,谁不集中注意力?

网友:上课专心看小说也算注意力集中吧!终于可以为上课看小说正名了!

 

然而我看它倒是和这治抑郁神器颇为相似。

 
 

 

 

 

且不谈学生长期戴着头环会不会抑郁。

当年齐天大圣戴上紧箍咒,束住杂念,成了悟空。

那么如今给孩子戴上头环是为了套住什么呢?

 

据说————是用来套注意力的。

 

 

 

 
 

事实上,科技手段介入学习过程已非新鲜之事。随之而来的除了对高科技的崇拜,还有对人本身的漠视。本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反而被外部技术全面监控,反客为主。

 

不可否认,科技进步为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将技术作为束缚的绳子,反而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教书育人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高级互动,而教学之难,莫过于唤起学生的‘内动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唤醒他们探索该学科的动力。其实很像我们老说的‘后劲’,没有内动力便会后劲不足,影响到孩子长期的学习效果。如今不但没有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反而‘套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岂不是难上加难。

 

 

 

要知道,‘要我学’和‘我要学’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做那,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学习亦是如此!

如果认为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那我为何要学?是电脑没兴趣,手机不好玩,还是爱豆不好看?

 

 

 

 

 

不装载马达的汽车,还谈什么目的地呢?恐怕连动弹一下都费事。

 

教育的终点不仅仅是高分和名校,更重要的是去影响孩子找到内生的自驱力,让孩子拥有真正选择人生的权利。遵循孩子的天性,知道孩子在什么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信任,培养孩子向爱、向美之心,热爱生活,有自己想法和思考,有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在这一点上,国外教育就做的要相对好一些,他们更注重对人内心的塑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给予孩子相应的空间和自由。对于国内孩子来讲,体育课不被语文课取代就已经欣喜若狂了,而国外的孩子却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孩子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自主发展,‘全方位发展’也不再是一个口号。

 

 

 

 

 

为什么他们就可以这么‘任性’呢?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外重要考试并不把数理化这样的科目作为唯一考察标准,而是非常鼓励孩子【跟着兴趣走”,从而更容易发动热爱学习的‘内动力’。比如澳洲高考,只有一门必修,就是英语的语文,其他科目(90多门选择)全部自由选择,不擅长数学可以不考数学,可以选择做饭和缝纫作为高考科目,也可以自由选择美术、音乐、舞蹈作为正常高考算分科目,并不会被定义成特殊的‘艺术生’,未来计划学习商科的同学更可以选择商业管理、经济学等科目为后续大学学习打基础。

 

这极大地鼓励了孩子们选择自己擅长和喜爱的学科,鼓励【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分数学习”或【为父母学习”!让学生更明白,不要去做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而应该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和成就感。

 

 

 

欢迎扫码关注龙老师

探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